新聞眼滔滔邕江,奔涌千年,激蕩著城市的脈搏;悠悠歲月,沉淀風華,孕育出無盡的瑰寶。即日起,廣西日報匠心打造“邕城物語”專欄,聚焦特色瓜果、田間農產、非遺傳承、美食創新、特色工藝、民俗風情。我們將依托廣西日報社旗下全媒體矩陣,創新性、全方位、多維度地展現邕城風物的深厚底蘊與時代新貌,帶您探尋那些藏在我們身邊的鮮活故事與蓬勃生機。當前,首府南寧水果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沃柑、火龍果產量居全國之首,香蕉、芒果、荔枝、龍眼、百香果等多種水果產量排名靠前,正在多元探索構建產業鏈、市場鏈、價值鏈完整匹配的水果產業體系。本期“山野來信”,邀您共讀好種子如何領航南寧香蕉產業新征程。
眼下,在南寧香蕉主產區之一的西鄉塘區壇洛鎮,到處是忙碌的豐收景象。11月2日,記者來到位于該鎮上中村的廣西宏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香蕉基地,此處種植的“桂蕉9號”已迎來第三年采收,林地里搭建起的一萬五千米電動索道將一串串沉甸甸的香蕉快速送往分揀包裝環節。
(資料圖片)
林間的電動索道將剛采收的一串串“桂蕉9號”送往分揀包裝環節。
“‘桂蕉9號’不僅抗枯萎病能力強,產量也可觀,周邊不少大戶和散戶都選擇種植它。”基地負責人丁燚說。據統計,目前壇洛鎮香蕉種植面積約6.6萬畝,其中桂蕉9號約占70%,是目前香蕉產業當之無愧的“明星品種”。
豐收的香蕉園。
北回歸線上的南寧,氣候溫熱雨水豐沛,充足的光照也適宜沉淀香蕉的甜蜜。壇洛鎮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種植香蕉,憑借優越的自然條件,逐漸成為全國有名的香蕉之鄉,種植面積最高峰時達18萬畝。然而,2014年,香蕉枯萎病大面積爆發,給壇洛鎮香蕉產業帶來沉重打擊,至2019年種植面積不到1萬畝。面對這一困境,蕉農們十分焦慮,迫切呼喚良種。
“防控香蕉枯萎病是世界難題,也被稱為香蕉的癌癥。”廣西香蕉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李朝生介紹,自香蕉枯萎病傳入我國后,各地香蕉種植面積大幅減少,損失慘重。十余年前,廣西農科院總農藝師韋紹龍就已帶領團隊跑遍全國香蕉枯萎病病區,收集抗病種質資源,進行選育抗枯萎病品種的技術攻關。
2020年,韋紹龍帶領團隊創新出的桂蕉9號獲得由農業農村部頒發的植物新品種權證書,成為廣西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種。在病區種植桂蕉9號,結合應用配套防病栽培技術,第一代香蕉的枯萎病發生率可控制在10%以下,第二代起香蕉的枯萎病發生率3%以下。優良的品質保障讓“桂蕉9號”迅速在南寧各地廣泛推廣種植。
好品種也需要好技術保駕護航。“‘桂蕉9號’屬于中抗病品種,種到病區后必須施行配套的綜合防控技術。”歷經多年研究,李朝生的團隊構建出以抗病品種為核心,土壤改良、生物防控為主線的綜合防控技術體系,讓香蕉枯萎病達到精準防控水平。
在廣西宏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香蕉基地里,技術顧問林武詳細介紹了這套防控體系如何落地實施。“在專家們的指導下,我們重施有機生物肥對土壤進行改良,施用堿性化學肥料讓其保持酸堿度平衡,還要定期定量在土壤里施用生物菌,讓土壤內有益菌和枯萎病菌達到共生平衡狀態。”憑借“桂蕉9號”,該基地今年預計畝產量達6000斤,畝均產值7500-10000元,產品直供國內外大型水果服務商,讓好種子真正轉化成為好品質。
“桂蕉9號”果型美觀、果皮顏色青綠均勻。
除了“桂蕉9號”,南寧香蕉主要栽培品種還有威廉斯B6、巴西蕉、貢蕉(皇帝蕉)、蘋果粉蕉等優良品種。從2009年起,南寧香蕉面積、產量、產值一直名列廣西之首和全國地級市前列,是廣西香蕉第一大產區。2025年至今,全市香蕉面積42.70萬畝,產量124.06萬噸,產值38.21萬元。當前,南寧市正通過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全力擦亮“南寧香蕉”區域公用品牌,助推南寧香蕉產業發展。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nazong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健康網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未經書面授權,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中國健康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