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多彩貴州網訊(通訊員 任紫翎)在知識的殿堂里,青春的夢想正在拔節生長。然而,當承載著國家與社會深切關懷的助學金、獎學金即將抵達學子手中時,一道現實的小難題卻悄然浮現:繁忙的課業讓許多學生分身乏術,難以在常規的銀行營業時間內完成至關重要的銀行卡激活等手續。那份近在咫尺的關愛,似乎因這“時間差”而讓學子們蒙上了一層淡淡的焦慮。在貴陽某高校的校園里,這份“急難愁盼”牽動著工行貴陽南明支行每一位金融服務者的心弦。
該行金融服務進校園,為在校學生提供便捷激活銀行卡服務
急學子之所急,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行動的號角。工行貴陽南明支行敏銳捕捉到校園內的這一普遍需求,迅速組建精銳青年服務小隊,將科技賦能的“移動銀行”作為核心裝備帶進校園。他們主動對接校方,精心規劃服務流程,在教學樓旁、宿舍區設立臨時服務點,將“銀行柜臺”搬到學子身邊,精準打通了惠學資金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活動現場,信息精準核對、證件快速審驗、卡片即時激活、功能簡明講解,一系列流程在工作人員的高效協作下如行云流水般順暢完成。為最大限度減少對學生學習時間的占用,服務隊員們利用午休、課后等碎片化時間提供服務,讓金融服務無縫融入校園生活節奏。“太貼心了!正愁課程排得滿滿當當抽不開身,沒想到銀行直接把服務送到教學樓門口,幾分鐘就輕松搞定,一點沒耽誤學習進度!”一位剛剛辦完業務的學子由衷發出感嘆。
服務不止于便捷,更在于守護。該行深知保障學子資金安全的重要性。在業務辦理間隙,青年員工們見縫插針地開展了一場場生動活潑的“金融知識微課堂”。聚焦“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守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兩大核心關切,他們摒棄枯燥說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貼近校園生活的真實案例,深入淺出地剖析“助學貸款詐騙”“虛假兼職刷單”“校園貸”等高發騙局的偽裝伎倆與潛在危害,并傳授實用的識別技巧和應對策略。這些短小精悍的“知識錦囊”,猶如為學子們筑起一道無形的安全防火墻,切實提升了他們的金融風險識別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一次上門服務,傳遞的是工行“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溫度。在移動設備上完成的業務確認,激活的是信任;傳遞的金融知識,播種的是安全。這不僅打通了物理距離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將便捷與安全的雙重保障送到了學子身邊。未來,該行將繼續深化校園金融服務內涵,探索更多元化的服務場景,用專業、高效、溫暖的金融服務,為莘莘學子的成長之路保駕護航,貢獻工行力量。
一審:李曉芳
二審:李懿
三審:雷曉明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nazong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健康網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未經書面授權,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中國健康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依法必究